一提起「方向」,你會想起什麼呢?
地圖上的東、南、西、北方位還是時鐘上的11點/12點方向...?
除此以外,「方向」,還有比這些深層一點的意義。
記得黃子華棟篤笑中,有一場定名為「跟住去邊度?」。
「跟住去邊度?」,其實就是提問另一個目的地的「方向」;故「方向」的另一層的意義就是:「提示目的地的路向」。
記得小時候,在無憂無慮的日子中,「方向」是一個不假思索的概念。因為一路上,有不同的前輩為你定下了不同的「方向」,如:跑步要得衝線,上課要過考試。在填鴨式的教育中,「方向」是一個固定的指標,而犧牲的,是失去改變這個指標的螺絲起子。
然而,當年紀漸長,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螺絲起子。而到最後你卻忽然發現,原來的指標,已經失去應有的作用。或許你會說:那不是更好,選擇比從前更多了。然而,過多的選擇會令人不懂,不會,甚至不想去選擇,白白錯過了選擇「方向」的自由,以致於失去「方向」。這有點像戀愛,有一個情人時會全神貫注,情意綿綿;而多情種子卻實際上成了無情。
而沒有方向的話,一切的努力只會徒然。因為努力,是需要方向的。
回想過去,香港百業興旺,因為知道努力,是會有成果的。可惜,一場金融海嘯,摧毀了一貫的傳統知慧,令一些行業中多麼努力的人材也遭裁員。然而,經濟是有它的運行規律的,希望每一個人,尤其是中醫界及金融界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