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

Energy Level

最近,在腦海中不時湧現一些沒來由的想法,以下是其中一個:

Energy level假說︰
人在不同的Energy Level,可以做的東西會不同,當然,越高Energy Level,做的事也越多。然而,倘若一些事情可在低些的level做,那做這事便有優勢,因耗用較少的進入能量。這或許可解說,一些人在某些事情特別出色,因為在他獨特的結構中,做這些事情需要的能量較低。

應用方面,若面對高進入energy level 的事情前,可以利用音樂或其他活動提高自己的energy level,減少掙扎的時間。而且,訓練日久,甚至可降低該事情的進入energy level, 從而達至" Life is difficult .Once we truly see this truth, we transcend it. --M. Scott Peck"的目的

高度設防

今天,認識到了什麼叫高度設防

首先,需要事先登記探訪,然後,在冒著暴雨步上陡峭的山路後,終於到達一個停車出口閘位,你需出示身份證,證明為登記人,再填一份記錄表交回,在獲叫名後,可到另一道閘前,再出示身份證。確認後才可步進。進入後,需再次排隊,填表及把隨身物品放入儲物格,包括手機。放置完成後,需經過一個門狀的金屬探測機後才可上樓。上樓後,需再次排隊登記,待叫名後,才可隔著防彈、隔聲玻璃和窗花才可見到久違的朋友。然而,見面時間只有15分鐘,且不時有職員巡查。此外,他的牙刷、洗髮乳、肥皂及紙巾均需統一規格才可申請送入,閱讀的素材也只可以送入5本...


在香港,森嚴及安全度高的看守所有利其治安與繁榮,然而,希望其法治精神同樣處於制高點,在照亮偏僻黑暗的同時,不要錯把白璧為黑石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達觀

我是一個樂觀的人,然而,與其說是樂觀,不如說是害怕悲觀。不記得從何時開始,每逢電視節目做至悲傷、好人被陷害等情節時,我總會避而不看;甚至和親友談話時,每遇到傷心或難過的話題,我也會借幾轉移話題,談論一些較開心的事。久而久之,認識我的朋友,多會認為我是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傷心的事情,經過我刻意的淡化後,多易於記憶中褪色。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甚至可以用一些特出的理由/論句去印證自己的觀點,例如︰一些談論解決逆境的書籍,勸慰別人忘記傷痛的過去,選擇性遺忘可令人生更快樂;吸引力法則更提到,當你時時刻刻思量的東西,更容易發生在你身上,因為快樂的思路、信念可吸引同樣信念的人,甚至令你的視野也受到影響,例如︰當被問到身邊有什麼紅色的事物時,就忽然會發現,身邊突然出現了很多紅色的事物,其他亦然。因此,我更堅信自己的信念︰忘記不快樂的事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時間日久,忽然發現,自己比從前更容易緊張,甚至身體有些肌肉容易繃緊,心口微微疼痛,甚至失眠,但我並沒有理會,或自行服些「血府逐瘀湯」(有袪瘀行氣之用)及「丹槴逍遙散」(有疏肝解鬱之效)處理。
投資上,亦逐漸呈現對失敗的個案淡然處之,成功的個案則較多重視之勢,自己亦自覺有不妥之處,但亦未能捕捉矛盾之處。

直至最近,我出席了一個朋友親友的安息禮拜,同時,另一個朋友更遭逢巨變,在沒有充份證據的情況下,竟蒙上不白之寃!

我的逃避系統發生了系統性風險︰我不能逃避,我的本能、意識、潛意識、性格甚至聖經的教導都驅使我與悲傷的人同悲傷,更何況這些人是我的朋友?
我腦中彷彿轟然巨響,我默然不語,抬頭望天,心底問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祢容許這些事情發生?
我心口的疼痛忽然放大,肌肉的繃緊再次出現,就像閃電一樣,我忽然明白了,這些是身體告訴我︰它很難過,也是現代醫學所謂的神經官能症。原來我一直在抽離,騙自己在快樂,不肯面對真實的自己,但身體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忽然,過往一直壓抑著的悲傷、難過、自責、刻骨之痛、失去摯愛之思…等自以為忘記了的片段,彷似巨閘後已越過警戒線的洪水一樣,靜待排洪。
是的,他們本是我的一部份,根本無法割捨,淌血的心,怎能不疼痛?抑壓傷悲的肌肉,怎能不綳緊?難以忘懷的傷痛,怎能安然入睡?

也許,正如「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所說︰生命是痛苦的,但當你體認到生命的本質為苦,卻能勝過它;也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與其維持虛假的樂觀,不如學習如何成為達觀。看來,我這逃兵,終需面對沙場……

基督教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會知道或體驗到最深的傷處之下,仍有神的愛包圍你。而當你成為一個基督徒的時候,你會發現,和你發生連繫的,是脫出框架,超越一切的神。從反推法說,由於一切均是由祂所造,所以一切忽然都有一個重心,就是祂,所以,即使多雜亂無章的人生,在加上了重心之後,忽然都有了方向,變得井井有條,也是NLP所言的Alignment。此外,由於與你契合的,是超越的神,你的身、心、靈藉著祂的幫助,亦更容易感受到和階。

很多謝我的朋友,亦真心希望他們的生命能渡過逆境,這是不容易的,然而,在神裡,這不會是難成的事,亦希望法治能夠彰顯公義,在偏見、傳媒造作、道德淪喪的年代,仍有清流。我深信,暫時的傷痛背後,只要肯尋找,神的慈愛並沒有退讓,願他們均得著神的祝福。

2010年6月14日星期一

Old story

Today, I have read an old story which can still inspire me after several years gone...

When a baby elephant is born, it quickly learns to walk. Baby elephants have a tendency to wander off. Therefore, when the baby elephant is very young, one of its’ hind leg is tired to a metal pole anchored into the ground. The baby elephant tries and tries to pull its leg away from the rope keeping him from wandering off. The baby elephant tries for many years; however, by the time the elephant is full grown, it has learned that it can’t wander off. Therefore a powerful and mightily full grown elephant will never even try to leave its area because it believes it is tied down. However, by that time, the rope has been completely eroded. The only thing keeping this elephant from running away and destroying a lot of things in its path is his belief that he is tied to that rope.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熊巿確認


從左圖可見,根據最嚴格的道氏理論,香港股巿已開始了其熊巿步伐,此外,亦下破了一個複合式頭肩頂的頸線(位於圖外),後巿未敢樂觀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美國婚禮

有朋友在美國結婚,由於分身不暇,故在網上搜尋一些關於美國婚禮的習俗,頗有趣︰


訂婚
在傳統上,年輕男子要先請求女朋友的父親允許自己娶她。如果女方的父親答應,然後男方才能向女方求婚。男方通常會送給未婚妻一只鑽石戒指作為訂婚的像征。訂婚期可以持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許多未婚夫妻在訂婚期間還聽取咨詢意見,以此為應付婚姻生活的挑戰作好准備。

選日子
很多美國人似乎將婚禮選擇在六月份裏舉辦。說起來這跟羅馬神話還有關係。6月英文裏是JUNE,這源自羅馬神話中主管愛情和婚姻的女神朱諾(JUNO)的名字。另一方面,婚禮一般都選在星期六下午舉行,不過最近十年,普通美國人收入上升慢,而晚宴價格卻一漲再漲,比午宴貴了很多,也有不少人為了經濟而選在上午舉行婚禮。

選婚紗
在《身披白色婚紗》一書中,卡羅爾·華萊士把婚禮習俗的由來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但是華萊士女士認爲,今天美國人的婚禮形式主要成型於19世紀中期。她說:“婚禮的大致構成實際上就是宗教儀式加上之後的來賓聚會。現時沿襲的標準傳統,是美國富裕的上層社會在1850年前後開始興起的婚禮習俗,然後漸漸地走入尋常百姓家。”

早期的美國新娘通常是穿她們最漂亮的禮服結婚。這些禮服的顔色式樣可謂五花八門,有方格圖案的或者黑色的。但是到了19世紀末,新娘們都開始穿白色婚紗結婚。卡羅爾·華萊士說,傳統上白色代表著聖潔和純真。但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當年穿白色婚紗結婚,也是人們紛紛效仿,穿起白色婚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她的這一形象廣爲傳播。人們看到她穿白色婚紗,因此群起而仿效。隨著媒體影響力的增長,上層社會的婚禮以及新娘身穿白色婚紗的圖片傳播得越來越廣,結果人人都開始穿白色的婚紗了。”

然而,在美國的傳統婚禮中,第一次結婚的新娘穿純白色的婚紗,再婚的新娘就不能穿純白色的婚紗,而一般以穿象牙色、金色或米色婚紗居多。在孟菲斯,一件婚紗一般要200 美元,好一些的是500美元,再上面有1000多的,至於那種豪富家庭專門找名設計師訂做的,幾萬幾十萬一套的都有。

另外,美國的婚紗店都可以隨意試穿,店裡所有婚紗都可以穿,不論貴賤。

請人

在中國,結婚請客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哪種交情的可以請,哪種的就算了,有時候會遇到的情形是,請了可能人家心裡認為不太熟,為什麼要出禮;不請的話可能又被說成不夠朋友,看不起人。
在美國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可直接問朋友和同事們要不要來參加,這樣的確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誤會與麻煩。


送禮
中國人結婚,出多少禮也是個大問題,也許你認為不熟,送兩百,結果新人心裡不高興,這頓婚宴就要五百一個人,也太吃虧了;也許你認為雖然不熟但卻不開面子送六百,結果自己心痛。
新人本身心裡也打鼓,不知道能收到多少紅包,是不是能至少把婚禮成本收回來。

在美國,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新人一般是事先在一個自己心儀的百貨公司或者網站選好婚禮或是婚後要用的物品,這些物品從廚房用具到床上用品,包羅萬象,價格從低到高都有,將它們登記在該公司的禮單上。各地的客人們可以直接到這些公司的連鎖店或者是通過互聯網,從這個禮品清單上挑選符合自己購買能力的禮物,已經被客人定掉的禮物會標上已購買,這樣就不會送重復了。百貨公司或者網站會負責把這些禮物按指定時間送到指定地點,不用新人或者客人攜帶,省力省時。


在婚禮前,客人們會為新娘舉行一個新娘聚會,並在這次聚會上將禮物送給新人,而不必等到婚禮那一天。新人收到禮物以後不用回禮,但一般要寫一張感謝卡


婚禮上必吃蛋糕

婚禮上吃蛋糕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蛋糕也越來越精美。但是儘管英國人對水果蛋糕情有獨鍾,美國人則由於製作多層白色蜜糖蛋糕而聞名。華萊士女士說:“即使是參加一場最簡單、普通的婚禮,你也會品嘗到幾種蛋糕,蛋糕絕對是非有不可的。這是起源于和客人一起掰麵包的古老傳統”。

美國人的婚禮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有所改變。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結婚的新人通常匆匆完婚,有些時候乾脆舉行集體婚禮,新娘身穿婚紗,而新郎則是一身戎裝。上個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的年輕人是所謂的‘叛逆一代’,他們當時結婚很多都穿休閒服裝,甚至是少數族裔的服飾,以標新立異。但是卡羅爾·華萊士相信,最近這些年來,婚禮的時尚一直有復古的趨勢。她說,婚禮正在變得更加傳統,準備得更加細緻,花費也越來越昂貴:“部分原因是商業因素的影響,部分原因則是由於美國的名人文化效應。我們看到明星們身穿著華麗的禮服走向結婚的殿堂,腳下鋪滿玫瑰花瓣,你就會不禁覺得,如果你沒有這些,你的婚禮就好象有很多缺憾似的。現在一次婚禮的平均花銷都在2萬美元上下,而這僅僅是辦一次相當普通的婚禮的費用。”收費驚人的婚禮操辦行業現在在美國方興未艾。這種專門的行當包括策劃、攝像、攝影和音響等人員。


Reference:
http://usinfo.org/VOA_Chinese/Wedding.htm
http://www.aladding.com/view/postDetail.cfm?lv=big5&topicid=96&postid=388990
http://www.59edu.com/Article/world/culture/200703/1191.html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領悟

今天母親節,一家人去了看葉問2,到了長洲一日遊
很放鬆,彷彿解脫了日常的軌道
從一個角度回看自己,別有一番意味
從前的我,想象得很偉大,目標定得很高
偶爾達成,不考慮客觀因素,其實身體受不了...
始終,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或許,活在當下,做對每一天微少的目標,投已所好,善待自己
學會感恩,推己及人,是更輕鬆的做法
畢竟,每一套成就/學問/技能/方法/學派,是由人創出來的,
學派的爐火純清,往往就是其個人風格/技能/修養/學識表達的極致
故他人除非本性相近,否則,難以超越
因此,尋求自我的體認,去蕪存菁,追求阻力最少的學習方法,欣賞生活,享受經驗,創造寫意的個人方向,或方是關鍵所在

2010年2月14日星期日

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又到,祝大家新年快樂、樂也融融、財源廣進、恭喜發財、萬事勝意、身體健康、 一團和氣、豐衣足食、四季平安、東成西就、生意興隆、開工大吉、出入平安、金股齊鳴、虎虎生威、龍精虎猛、身心愉快!恭喜恭喜!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生活中的各層面都可以利用到第三視覺,而交易是其中一個較理想的實驗場地。
其中一些有助交易的方法包括︰
1.練習集中精神,保持放鬆、平衡,減慢外界對自身精神狀態的影響
2.反其道而行,於非交易時段,加強交易中常遇見的精神波動,利用第三視覺找出當中賦與的意義,可以是對刺激的追求、成就感的渴求等等。找出原因後,可嘗試在其它方面滿足它,亦可利用其特性反幫助交易
3.利用一些其它積極的方法、姿勢及行動等,令自己離開消極、破壞性的循環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第三視覺

弗洛依德的學說中,認為人的意識分為本我(Id), 原我(ego)及超我(super-ego)。
據他的說法,本我(Id)是最原始的,是本能上的自我,亦可認為是未進化的部份。而超我(Super ego)則是超乎理性的,能指導生活,一切高級文明的基礎,自我(ego)則是聯系兩者的橋樑。
現代的解剖學中,可見人類思考的器官,由左右腦組成,左腦負責語言、邏輯運算,右腦則負債情緒,較抽象的概念。可以說,本我(Id)是較為接近右半腦的功能,而超我(Super-ego)則與左半腦的關係較為密切。很多人苦惱在一些事情上,原本定好的計劃,在臨場時卻發揮不了,往往受當時情緒所左右,亦可以說是被本我(id)及右半腦所控制。那若人只用超我工作,不就事事完美嗎?但一些受意外,或接受過「裂腦」手術的患者的個案卻顯示,只運用左半腦的人,語言無障礙,邏輯十分敏銳,只是語言平板,沒有高低起伏,亦未能感受別人的感覺。
換言之,人需要左右腦去協調,讓左腦負責程序,右腦體現價值,方有望該工作完善。
回到本我(Id), 原我(ego)及超我(super-ego)的層面上,被本我或超我左右的自我,均可以說迷失了自己,而倘若能居高臨下,俯視這3者的互動,明白原我及超我的訴求,方有機會利用各穩思考的武器,深入生活的各個層面,進行更深入層次的思考。這種能力,我稱之為「第三視覺」(Over the Ego)。

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

熊巿確認



從左圖中可見,以一個>3星期的次級調整浪來看,一個熊巿或正悄然展開...
故除非HSI可升越22671.9,不然,升浪只能稱為調整,而倘20305都未能阻遏其弱勢,小心跌勢會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