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星期五
稻香的一些我見
稻香是香港少見的酒樓概念的上巿公司,而中式餐館中酒樓的形式向來又是以資產投資大,週期性強,質素難以保證著名,
固素有易開,易倒閉的情況出現。而稻香卻是號稱為希望能打破這種困局而上巿的一間同類公司,故十分值得研究。
歷史:
稻香集團於1991年於香港成立,現時主要業務為火鍋,海鮮酒家等,共以不同品牌經營42家中式食肆,提供迎合不同顧客的各種中式菜式。
90年代主要以海鮮火鍋為主。90年代末,公司的重點傾向於員工培訓。2000與大家樂合營首家稻香漁港。2002年開始建立不同口味風格為重點的食肆。
2003年成立火炭中心,統籌採購、食品加工及準備點心餡料和醬料。2006年統一簡約品牌為:稻香,同年擴展至中國。
截至8/6/2007,本集團分別在香港及華南經營四十二家及七家食肆,開發品牌計有:稻香海鮮火鍋酒家、稻香、稻香超級漁港、客家好棧、迎囍大酒樓、潮樓/潮館、鍾
菜、港灣海鮮量販飯店及上樓。
行業分析:
稻香集團的業務主要為中式酒樓食肆,業務超過九成在香港,其餘在華南地區。
香港的飲食業(食肆)在2006年全年的總額為615億,而當年GDP為14743億,佔GDP的4.17%,
而中式酒樓約佔一半,達300多億元為最大席位,稻香市佔率為5%。
在香港,中式酒樓可以說是接近完全競爭的巿場,而且地區性十分強。
比若說,如你身在香港島,你會否一大清早"越洋過海"往新界"飲茶",純粹因為其味絕佳?
而且在香港大部分的公共屋村商場中,領匯是不容許過多的競爭而破壞商場的完整性,故商場中以一至二間酒樓為多見。
也正因為此,地理位置為酒樓業不容或缺的競爭優勢。
而在顧客方面,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主顧,而青少年的顧客也不斷上升中。
新一代在經濟繁榮中長大,沒有經受過從前艱苦的日子,這對口味、整體形象的影響,起了微妙的變化。
在經營方面,從前,中式酒樓創辦後,多以家族事業的形式管理下去。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香港經濟繁榮,問題潛藏在榮華的背後,
近十年經濟逆轉,問題顯露,不少老字號被迫倒閉。陳舊的經營手法終於要面對現代消費文化的洗禮。
在過去,飲食業增長與經濟增長呈十分強的正關係。
因為經濟繁榮,人均可支配消費增加,人們也較願意外出用膳,故刺激飲食業。
考慮香港擁有完善的法制,高級的醫療體系,再加上一直以來婓聲國際的對產品和食品的安全重視,
還有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為後盾,相信香港的經濟至少可以繁榮五年以上。
品牌與整合:
香港的酒樓繁多,除了地區因素外,
香港的新一代對口味和服務較為敏感,且喜歡自己和別人看起來不一樣,
而在現代人生活日益繁忙,沒時間思索下,良好的品牌成為不可或缺的捷徑。
有見及此,稻香針對不同的顧客群,開發了不同的品牌以擴大巿佔率。
其開發的品牌及其針對的目標客戶計有:
截至最後可行
品牌 日期食肆數目 菜餚種類/目標市場 目標顧客群 特點
稻香海鮮火鍋酒家/ 3 火鍋、海鮮、粵菜 家庭聚會及商務 舒適空間,開放式廚房
稻香/ 9 及點心午餐或晚餐
稻香超級漁港/ 8 魚船廂座及大型海鮮魚池
迎海漁港 1
迎囍大酒樓 5 海鮮、粵菜、點心及 家庭聚會及商務 首家專營婚宴的中式食肆
中式婚宴 午餐或晚餐 空間寬敞,色調以代表喜慶的紅色為主,
更有兩米高的「囍」字燈箱點綴
客家好棧/ 7 特色菜餚 年青及中產家庭 以懷舊相片、字畫、油畫及擺設營造舒適氣氛
實施「免茶、免芥、免加一」政策
潮樓/潮館/ 9 及社交聚會 木製餐桌配襯深棕色的木擺設,,杯碗更綴上傳統彩繪
實施「免茶、免芥、免加一」政策
上樓/ 2 實施「免茶、免芥、免加一」政策
港灣海鮮量販飯店 2 實施「免茶、免芥、免加一」政策
鍾菜 2 中西融和菜餚 商務午餐及晚餐 開放式廚房設計
實施「免茶、免芥、免加一」政策
領鮮環球自助餐 1 融匯中式、日式、泰式及 家庭聚會/ 開放自助形式供應中式、泰式、日式及歐陸美食
西式食品的自助餐 青少年
Total: 49
不同的品牌面對不同的客戶群,以致稻香能在同一處地區開設二間以上的分店,亦為其提高巿佔率建立了基礎。
根據Openrice 的資料來看,稻香的這一個策略也非常成功,有效的分導人群和廣受好評。
截至06年的資料來看,收益貢獻最大的三個品牌是:稻香超級漁港、潮樓/潮館以及稻香海鮮火鍋酒家/稻香,分別佔:36.2%,17.3%及14.1%
運作分析:
稻香於人口密集地方以不同的品牌開設一間或以上的分店,以提高營運效率。
稻香的採購、食品加工、保質、品質檢定、包裝、儲存及分銷流程,統一為火炭的物流及食品加工中心所統籌,這是香港酒樓少見的。
而各食肆則須考慮淡旺季及推廣期所需食材數量走勢,向火炭中心提交所需食材訂單預測。
當把主要食品加工工序(包括為集團食肆準備點心餡料、醬料及甜品)交給食品加工及物流中心籌備後,
再分配給各分店以進行最後一步的加工,這樣,既可以保持食品的質素,也可以減少營運開支,令經營優化提供基礎。
而在不久的將來,稻香於東莞的食品加工,物流中心(東莞萬好食品有限公司已於4月26日在東莞橫瀝鎮投產,為廣東省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
將為二百間食肆,提供食品加工服務,也為稻香在國內擴展提供物流的基礎。
此外,火炭中心亦向其他顧客提供食品加工服務。雖約佔本集團總收益約0.02%、0.1%及0.2%,但可望當東莞中心建成後,為新業務提供貢獻。
另一方面,稻香利用五常法(內容為: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範,常自律等)及ISO管理系統,獲得ISO 9001-2000的品質認證。
稻香以統一採購及統一物流的方法固然為優化營運取得不少成效,也為其未來遇上通脹的情況換來不少喘息的空間,唯其未來發展如何,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策略同盟:
稻香與大家樂有七年多的合作關係,兩者的關係緊密,雖不存在著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唯於上巿前大家樂已間接持有稻香20%的股權。
雙方雖均為飲食業的公司,唯客戶對象不同,不存在著直接的競爭,且雙方曾合營了稻香漁港等公司,其主席也私交甚篤。
在與大家樂的合作上,至少有以下的效益:
大家樂是全球最大的中式食肆集團,其店鋪所作的規劃和經驗,絕對值得後來者的參考。
大家樂或與稻香聯合入貨,達至規模效應。
大家樂或與稻香聯合租鋪,運用其影響力,或能達至理想的投資。
而另一方面,倘若大家樂與稻香交惡,也許會導致以下不良的後果:
大家樂熟知稻香的優劣,運用其規模優勢,有機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大家樂若與稻香一起租鋪,有機會以大欺小,霸佔有利的位置。
然總括來說,現階段的合作,還是利多於弊。
其它特色:
於90年代末,公司的重點即已開始全面員工培訓。
於3/2000稻香落實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合辦酒樓管理課程(稻苗培值計劃),為酒樓業踏出歷史的第一步。
成立稻鄉人類飲食博物館,推廣飲食文化
甚有噱頭的推廣,如:一蚊雞、鍾菜食肆標榜食品不含味精及人造色素,而供應特色菜餚的食肆更免收茶、芥及服務費等等。
競爭對手:
上巿公司中,漢寶(現稱中能控股(0228))、金龍船(現稱黃河實業(0318))均不是轉形,就是賣掉,失去可比性。
在香港,與稻香差不多同樣目標顧客,同樣以中式酒樓為主打的競爭對手,主要有:
利苑、聯邦、美心、新光、富臨、鴻星等
由於大多數競爭者沒有上巿,而數據不足,而美心雖於新加坡上星,唯其業務複雜,不利於與其他酒樓比較,
故一律試以Openrice的非正式數據為參考以資比較:
在2007年6月時:
好 平 差 總
稻香 21 1 22
-潮樓 6 6
-潮館 2 1 3
-客家好棧 6 1 7
-迎囍大酒樓 3 3
-鍾菜 2 2
-上樓 1 1
TOTAL 41 3 0 44
% 93.18% 6.82% 0.00%
利苑 11 11
TOTAL 11 0 0 11
% 100.00% 0.00% 0.00%
聯邦 8 3 11
-龍騰閣 1 1 2
-東薈軒 1 1
-金滬庭 5 5
-泰棧 1 1
-潮客 2 2
TOTAL 17 0 5 22
% 77.27% 0.00% 22.73%
美心
-西餅 66 4 5 75
-酒樓 15 1 16
-快餐店 36 3 20 59
-映月樓 1 1
-北京樓 4 1 5
-洞庭樓 1 1
-錦江春 1 1
-Mezz 2 2 4
-Cafe Landmark 1 1
-EXP 1 1
-eating plus 1 1
-Miso 3 3
-Kiku 2 2
-Thai Basil 1 1
-rice paper 2 1 3
-simply thai 4 1 5
-八月花 1 1
-(合)星巴克 6 1 2 9
-Lawry's The Prime Rib 1 1
-Pearl on the Peak 1 1
-元氣壽司 16 1 6 23
-千兩 1 1
TOTAL 166 12 37 215
% 77.21% 5.58% 17.21%
if only count 酒樓
-酒樓 15 1 16
-映月樓 1 1
-北京樓 4 1 5
-洞庭樓 1 1
-錦江春 1 1
-八月花 1 1
23 0 2 25
92.00% 0.00% 8.00%
新光
-酒樓 1 1 1 3
-百樂門 1 1
-全聚德 1 1 2
-鳳城 7 1 8
-客家三代 1 1
TOTAL 10 2 3 15
% 66.67% 13.33% 20.00%
Note: 來自北京的公司
富臨
-酒樓 15 1 3 19
-陶源酒家 3 1 4 8
TOTAL 18 2 7 27
% 66.67% 7.41% 25.93%
鴻星
-酒樓 8 2 3 13
-Dining Room 2 0 1 3
-嚼江南 2 2
-周記避風塘 2 1 1 4
-Nuoc Mam法式越南料理 2 2
-KimChee 1 1
TOTAL 17 3 5 25
% 68.00% 12.00% 20.00%
Note:以石頭魚、黃油蟹為噱頭,舉辦鴻星大學,分店遍及港,澳,日,中
從以上資料來看,唯一滿意程度比稻香高的,是利苑的酒樓,唯其目光主要是全球性的公司,而稻香則以香港為基地。
稻香能否突圍而出,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財務分析:
由於上巿後的第一份財務報表尚未出籠,故以其過去的財務報表作為基礎。
成本:
成本中佔收益最大的頭三位分別是:已消耗存貨成本,僱員成本及其他經營開支
其所佔的百份比為:
12/2004 12/2005 12/2006
已消耗存貨成本. 36.90% 33.77% 32.46%
僱員成本 30.50% 30.93% 29.53%
其他經營開支 15.85% 17.42% 16.64%
而其增長的百份比為: 04-05 05-06
收益 21.16% 14.26%
已消耗存貨成本. 10.88% 9.84%
僱員成本 22.88% 9.08%
其他經營開支 33.18% 9.10%
三項成本開支增長的程度都不及收益的增長速度,可見其成本控制得宜,
唯經濟繁榮通常容易引發通脹,而通脹則對加薪構成壓力,故對於僱員成本達到差不多30%的稻香來說是不少的壓力。
此外,存貨多為農產品,而農產品是頗週期化的產物,若變化大,也對稻香購成壓力。
而其他經營開支中,則以水電媒氣費用為主,主要是隨著增加分店而增加,而其成本也控制在其他開支的40%以下
而增長最快的三項成本是: 04-05 05-06
稅項 205.02% 56.75%
確認預付土地租金 57.14% 35.68%
有關土地及樓宇經營租約的租金 22.95% 21.41%
而其所佔的百份比為: 12/2004 12/2005 12/2006
有關土地及樓宇經營租約的租金 6.33% 6.42% 6.83%
確認預付土地租金 0.07% 0.08% 0.10%
稅項 0.57% 1.44% 1.97%
由於股巿近年牛氣沖天,財富效應下消費暢旺,租金已悄悄上揚,
再加上新開分店的開支,故令租金開支不斷上升,現在雖仍保持低於7%,
然其惡化則可能進一步侵食利潤。
稅項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利潤增加及開拓中國巿場所致。
財務比率
12/2004 12/2005 12/2006
流動比率 (倍) 0.91 0.6 1.01
速動比率 (倍) 0.8 0.52 0.92
->財務狀況改善,唯短期變現能力仍須改善
長期債項/股東權益 (%) 180.26 54.67 19.18
總債項/股東權益 (%) 300.41 178.4 32.2
->減債努力良好
股東權益回報率 (%) 158.6 67.77 38.15
資本運用回報率 (%) 23.89 38.31 31.6
總資產回報率 (%) 13.53 15.02 19.86
->回報不俗
經營利潤率 (%) 6.43 7.72 11.23
稅前利潤率 (%) 6.43 7.78 11.23
邊際利潤率 (%) 5.17 5.66 8.82
->利潤率改善
存貨週轉率 (倍) 56.05 55.62 68.54
->存貨週轉改善,我想這大部分由於物流中心的貢獻。
巿場憂慮:
1.經營中式酒樓是一門勞工密集的行業,06年僱員成本佔去集團總收益的29.5%,相比租金的6.8%還要高;眼下的香港正值通貨膨脹重臨,勞工成本趨升的時刻,不利公司控制營運成本;
2.快餐集團可以輕易透過提價來改善業務毛利率,但是,酒樓行業並不那麼輕易;
3.邊際利潤率只有單位數字;
4.由於早前北京有一家食品公司註冊了「稻香村」這個商標,所以公司未能在內地註冊「稻香」商標,顧客容易混淆兩者,或許影響公司發展內地業務;
5.06年往績市盈率介於15.1至20.2倍,稍高;
6.是次全球發售新股數量是124,000,000股(124,000,000股/1,000股 = 124,000手),規模較小,預料掛牌上市以後股份流動性不高;
7.過往,漢寶(現稱中能控股(0228))、金龍船(現稱黃河實業(0318))、……等中式酒樓相繼上市,可是其後也相繼虧本的虧本,轉型的轉型,賣掉的賣掉,這方面確實讓投資者擔憂;
8.稻香在中國經營的公司,還未到投資收成期,其獲利能力有待觀察。
總結:
稻香是香港難得的,以中式酒樓經營而達至上巿規模的公司。
其以不同品牌不同取向集中一起開鋪、集中物流及加工中心的策略,
再加上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法,令去免去不少風險因素,也令其在同儕獨樹一格,
然其勞動密集的行業本質及中國經驗不足的隱憂也令其增添不少變數。
而其在品牌上的經營,東莞的物流食品加工中心的開展,以及為全體員工增值的訓練,可以見到其為未來的逆境已努力作出準備。
可以相信,稻香在面對通脹時於同業有較大的迴旋能力。
根據香港統計局:
二零零七年第二季的食肆總收益價值為166億元,較二零零六年第二季上升11.7%。二零零七第二季的食肆購貨總值為57億元,較二零零六年同期上升14.0%。
可以相信香港的飲食業仍十分暢旺,而稻香也計劃未來兩年於華南及香港每年各開3間分店,期待著稻香一月份的成績表。
reference:
wisenews
http://oozexude.blogspot.com/2007/06/0573.html
香港統計局
附註: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作者無涉。
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也是生物學上的經典之作,
他發行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推翻當時主流的物種不變的「常識」
其中心思想是「用增廢退」,「物競天擇」,「累積優勢」,「少但隨機的變異」「動態平行」。
「用增廢退」-常使用的器官/習性則會增強,反之退化
「物競天擇」-承上題,物種以其習性,優勢,和大自然及同類競爭,較有優勢的生存,否則淘汰。
「累積優勢」-承上題,優勢生物會有較多的繁殖空間,令優勢存續
「少但隨機的變異」-他認為,生物本來不會進化,但在少但隨機的變化下,容易產生較有利的變種,而於物競天擇及累積優勢下逐漸變為新種。
「動態平行」每一種生物間的關係是動態的平行,在大自然中各佔一席位。
如何重建人生
-什麼事情困擾著我?
-這有什麼潛力和機會?
-如果我....?
2.探索(好奇心)(積極性否定[即承認事實的一部份)
-我的資源(自我資源,伙伴資源,生產力資源)如何耗盡?
-我的資源如何增加?
-我的支持管道有那些?
3.開創
-以我所有的機會來看,我的目標有那些?
-以我的資源、支持管道來看,我的策略有那些?
-那一個策略有效?
4.轉化
-我可以利用情勢完成了什麼事?
-我是如何辦到的?
全過程以日記記下,為增能日記,有助恢復由困竟回復
why can't man open up?
-吸引
-退卻
-膠著
女性:獨立、不索求、做朋友->方法?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勞倫斯 .克尼厄姆lawrence A. Cuningham
簡介:
針對短期炒作而寫的書
巿場概況:
-巿場先生
-有效巿場理論(弱、半強、強)
-巿場混亂的背後:(波動、複雜性)
-波動性(信息、交易、交易者)
-可做的事:
1.資產分配
2.長線投資
投資定量分析:
-萍果樹的比喻(投資價值,宏觀因素:利率、稅收、通脹...)
-能力圈:
A.確定:
1.提供什麼產品/服務?
2.產品/服務是人們所需要嗎?
3.與替代品的區別?
4.起價不影響銷量的可能性?
5.Target customer?
6.大部份收入依賴幾個客戶?
7.客戶依賴性?
8.何種方式銷售?
9.地域巿場?
10.主導經濟/商業狀況變化?
B.改進:
-火車提速4倍的準備
C.制定決策:
-制定決策的形成,應依據的是知識和經驗水平,而不是盲目的樂觀或幻想
-常見的認知偏差:
*1.過份自信和優越感
2.認可和抵制
3.過於活潑和追求模式
-鑒別成功的經營:
1.知古鑒今
2.資產狀況分析: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1.5,1)
3.管理狀況細探:
-存貨周轉率(8)
-應收賬款周轉率(參照信用期)
-銷售利潤率
-能否擴展取決於控制巿場的能力(e.g.brand,差異化)
4.盈利狀況分析:
-權益收益率
-投資收益率
-資產回報率
5.綜合橫度及縱度
價值的鑒定:
-價值=企業從現在到停止營業那一天所創造出來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之和
-聰明投資的基礎:價值價格的偏離
1.商業上:
-折現率(依據無風險,行業,企業,未來風險水平確定)
-安全邊際(因精確計算價值是不可能)
2.巿場上:
-巿場循環
-P/B
-價格/銷售額
-P/E
-經濟增加值(資本收益~資本成本)
躲過騙局:
-長期存在的問題
1.大浴盆
2.合併的魔朮
3.餅干箱的儲備
4.它不是重要的
5.未到飲用期的葡萄酒
管理者:
1.可託管者:
-喜歡、信任和敬佩(巴氏)
-1.可進行監管2.對受托人的誠實和能力有絕對合情合理的信任(格氏)
-好的管理者未必增加企業價值,但差的管理者必然減少價值
2.管理模式的歷史:
股東巿場模式(美、英)
銀行/勞動力模式(歐亞)
趨勢
3.信任與規則:
家族管理者
董事會
選一個有力的CEO
設定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報酬制度
評估企業接管情況
進行資本配置
促進財務報告的真實性
避開騙子比找到优秀董事會還要重要---CEO
特征:誠實、成就、精力、智力、知識水平、領導力和創造力
誠實為上
確認方法:
1.過往業績(長期)
2.書信/文章
3.報導
4.采訪
總結:
企業分析投資方法的基本思想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財務、會計和管理
其中,判斷是關鍵
空間
在嚴寒的天氣裏,有兩隻刺蝟萍水相逢,有感於天氣的嚴寒,於是牠們越靠越近,希望藉彼此的體溫溫暖大家,不過又於靠得太近,牠們的刺都 「切」的刺傷對方,於是牠們迅速彈開,但又由於天氣的嚴寒,牠們又不得不互相再靠,然而刺的問題又再一次的弄開牠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得,牠們學到如 何在保有安全距離下互相取暖,於是,成功的渡過嚴冬。
牠們當中的"安全距離",其實就是空間,任何物質之間也有相對的安全距離,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分子與分子之間,太近與太遠都不穩定,靠著Van de vaal's 力和粒子固有的抗衡力,特殊位置的限制就出現了~任何企圖改變這個位置的努力都會帶來結構性的改變...
中國人說得最好:"中庸之道","挫而銳之,不可長久"
任何事太過的話,都不能長治久安
即使一個人十分喜歡看書,但除了吃飯二便睡覺外,均是看書,他也會吃不消的,
他的眼會乾,腦筋會遲鈍,這既不有效率,也不見得健康...
我只想每天有兩個小時,不用工作,不用娛樂,靜靜的,一個人,思想一下,尋找一點靈感,又或只是休息,難道這是只一個奢求...?
BRAND POWER
interbrand choice, strategy and bilateral market power
1.retail bargaining power:(increasing factor)
1.no.of retail decrease
2.the no. of retail under one management increase
3.particular product sales decrease
4.other products sales increase
5.the product market become more concentrated/ recognition of
mutual dependence increase
2.types of product vs types of outlet:
convenicence goods - convenience outlet
shopping goods - non-convenience outlet
3.retail influence customer in 2 ways
direct: 1.provide service in information
2.provide image
indirect: put together product and strategies
4.advertisement dependence:
1.convenience goods depend on advisement --> benefit manufacturer
2.non-convenience goods depend on outlet --> benefit retailer
5.strategy diagnosis
1.permnant factors
2.variable and depend on time factors time zone
6.act on customer
1.pull- advisetment
2.push- dealer selection
3.private label
4.price sensitive
7.buyer uncertainity about choice
1.the buyer's information equilibrium
1.desire to make information choice
2.product-->information
3.set of product-->information
4.quality of information
5.utility loss in obtain information
1.money
2.time
3.vary
2.the seller's equilibrium porfolio of sales- promotion equilibrium
3.equilibrium in the market for customer information
8.important buyer: non- household buyer
9.important ratios:
1.a/s: advertiseing to sale
2.a/f: advertiseing per firm
10. variables in retailer
1.no. of firm
2.average firm size
3.a/s
4.roe
5.breadth of product lie
6.no. of establishment
7. weight no. of firm
8.high buyer concention
11. equation:
total net revenue:
firm promotion/(total dollor out on promotional dervice)=(total net
revenue/no.of message before potential buyer)(no. of message before
potential buyer/all message)(all message/total dollar out on promotional
dervice)
12. factors of leakage of message to non-buyer
1.breadth of market
2.homogeneity of market
3.purchase frequency
13.market influence on seller's sales-promotion equilibrium
1.market power in adjacent stage
2.entry barriers
3.market rivalry
14.promotion method other than advertisement:
1.direct mail
2.promotion
3.sales force
15.influence from advertisemet:
1.barrier:
1.brand perference --> cost increase in new comer
2.economic of scale
3.total capital increase in new comer
2.varies in manufacturier and retail
3.varies in competitors
16.interesting
1.retail size increase--->different decrease---> return of
manufacter increase!
寺
巍山古寺竹林,微風擾樹,一旅人問教於禪師。
禪師問:「你看見微風嗎?」旅人答:「看見。」
良久,風勢轉大,樹嘎葉落。
禪師問:「你看見風大嗎?」旅人答:「看見,連葉也落了。」
禪師曰:「其實你根本看不見風,你看到的,只是風吹動的竹葉而已。」
很多人迷失了,因為他們找不到基準,不知道從何算起,甚至於從迷失踏入迷信...
而事實上,「我」是動態的,是游離的,前一刻的「我」和後一刻的「我」已經不同了,
原來我們從來不認識我,我們認識的,是「竹葉」,一個不斷反饋著的環境,這環包括「家庭」、「朋友」「工作環境」等等
難怪一些心理學家說:「如果你認識一個人的家庭,他的六個最好的朋友,他愛看的10本書,那即使你還未認識他,也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
Dawn right
查理 邁克 絕對是一個令人敬重的智者
他身為世界第二首富巴菲特公司內的副行政總裁,行事低調,卻處處露出無與倫比的知慧
雖然生活一波三節,卻憑著驚人的韌力和智慧,擁有龐大的財富
對他來說,道德,勤勞等美德才是最可貴的
從他身上,我得到的領悟:
1.多學科學習-世界本來沒有分科的,是人把它們分別開來,好容易學習
2.不要停止學習-世界的本質是不斷變化,已學習的東西也可以過時
3.如想成為一個智者,就要不斷的尋問,然後找答案
4.解答或認識一件事,就是有把這事最簡化
5.逆向思維,不單是股巿上對主流思潮的反詰,而且是對問題的尋解方法,
e.g.如要尋找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那先尋找如何成為一個平庸/差的投資者,然後避開它們
6.要成為一個出色的投資者,
先要了解你自己,
唯有方法能配合你自己的個性,才能做出好的成績
接著是尋找資料
沒有人能在沒有資料的情況下,能做出好的決定
7.閱讀不能沒有目的,要先有主見/要尋找的東西,然後驗證
8.驗證公司時,要問為什麼它能吸引你,這事能長久嗎?
9.如一間很好的公司,如"蒙牛",你見它營銷,產品也非常好,但你去股巿,發現其巿營率已高於60,而同類的公司(如,維他奶)只有約20,那值不值得買呢?
答不答到這問題,就是成功投資者的分別...
5 useful concept from charles munger
2.scientific reality is often revealed only by math
3.not enough to think problems through forward.you must also think in reverse
4.you must think in a multidisciplinary manner
5.lollapalooza effects, will often come only from large combinations of factors.
意外
就是意料之外的事,無法用常理能夠測度的事,
最常聽聞的意外就是交通意外,
然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的,我們卻稱之為巧合,或者稱之為奇蹟/神蹟
小時候貪玩,在雨粉濛濛下騎單車,天雨路滑下沖斜坡,不亦樂乎之際,驀然發現刹車制失靈,情況危急之際,竟和另一單車相撞,但事後大家髮毫無損,為什麼呢?
中學少不更生時,在海邊玩扔石時,朋友的飛石,不慎錯位反彈,就差一點射中我的眼睛,明明該中的,為什麼就差那一點呢?
回想過去,雖有很多意外,但更多的是游水差一點捲入大浪,過馬路差一點碰車,行街差一點給高空雜物擲中...這些太多太多的僥倖,太多太多的巧合,
令我不得不相信背後有一位希望人類,希望各生命欣欣向榮的個體,我願稱之為神
對沖基金_28/2/2007
先旨聲明,以下內容指涉及個人意見
連續兩天跌巿,不過相信這天的巿主要是由對沖基金(HF)引起的,
在國外有很多的對沖基金,他們以高負債高摃扞(>1x倍)的原理
在很多不同的巿場獲利,例如:
1.買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債券,賣出低風險低回報的債券
2.買入低p/e,賣出高p/e的證券
3.借入0.5%利率的日圓,買入5.5%的美國聯合銀行基金
等等
HF的獲利模式中資產對沖佔了約~30%
它們雖然只佔全球金融巿場約1%asset
但因其高摃扞的營運手法,控制了全球金融巿場約60%的商業活動,
約有一天,這金融巿場中1%實際操作60%的HF忽然180度的反向操作,將會發生什麼事?
相信即使是價值投資的追隨者也會感到有趣...
27/2/2007美圓對日圓為117.89,軟了2.19%,成為日圓單日最大的升幅,而即使以28/2/200716:30的報價來看即118.64,也有1.57%的升幅
對於HF來說一個百分點可以成為無數的利潤,當然,也可以成為數百萬的負債~
所以今天有很多基金為了平倉,不惜賣出高價但高流動性的股票/期貨/other 金融資產平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全球多個金融巿場,包括股巿,期巿都應聲下跌,唯獨流通性不高的中國B股和只有中國公民才能入巿的A股仍高歌猛進...
好了,今天的股巿是一個警號,
對我來說,至少引起兩個問題的興趣:
1.HF是從前沒有這麼大模模的金融組織,若它真的需要反向操作,會造成什麼影響?
2.作為價值導向的投資,需要離場嗎?
對於問題一來說,我估計和從前的股災差不多,只是恐慌的群眾換成了機構投資者,當然後果可以是深遠的:
全球性的股災,財富效應的倒退加上融資的困難,相信很大部分質素差的公司將要倒閉,裁員和減薪將可能會出現,
香港外資暫時撤離,在基金帶頭下巿民可能羊群效應出貨
在另一方面,長遠來說我相信政府終究是不會坐視不理的,首先,強積金是不能離開股巿的,其次香港政府有大量財政儲備,再者,中國總理溫家寶,也指出要提高金融監管能力、保障金融穩定和安全、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功能和調控機制、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相信,長遠來說,坐擁龐大資金的中國終究也不會坐視不理,也許成為未來中和劑也未定
對於問題二來說,價值投資買的是生意,體質好的生意在困境中只會遇強越強,
當如果能以更便宜的價錢買到同樣理想的生意,那在大減價中,為什麼要擔心呢?
相信唯一要擔心的是當時沒有足夠的金錢吧!
Philip A. Fisher 的15要點及操守
選股十五要點
1.這家公司的產品/服務,有沒有份的巿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大幅成長?
2.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產品/製程,在目前當有吸引力的產品成長潛力利用殆盡之際,進一步提升銷售潛力
3.和公司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係是不是很好?
7.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關係好嗎?
8.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改善利潤率?
9.公司管理層的深度夠嗎?(要人離開工作如常)
10.這家公司的會計紀錄和成本分析造得多好?
11.是不是有其他的經營層面,尤其是本行業較為獨特的地方,投資人能夠得到重要的線索,曉得一公司相對於競爭同業可有多特出?
12.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長期的盈利展望?
13.在可見的將來,這間公司會否因成長而必須發行股票,以取得足夠的資金,使發行在外的股數上升,現有持股人的利益將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層是否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
15.這家公司的管理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1.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公司
2.不要因一好股「店頭巿場」交易,就棄之不顧
3.不要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格調,就買
4.不要以為一公司的本益比高,就表示未來盈餘已大致反映
5.不要錙銖必較
6.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
7.不要擔心在戰爭陰影籠罩下買股
8.不要受無關緊要事務的影響
9.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
10.不要隨群眾起舞
何為正確的正確?
最近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希望能夠在此拋磚引玉:
"什麼叫作正確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因為這決定了你的價值觀,進而取決了你的決定,甚至影響你的境遇...
對於投資者來說,十分重要...
對於普通人來說,重要性也不相上下...
乍聽這個問題,可能心中已有聲音浮現:這不是大簡單了嗎?
但細心一想,卻不是那麼簡單:
自古以來,不斷有人寫書教導我們什麼叫正確,
我們上學校唸書,教的,就是什麼社會認為是正確的事...
正確與否的判斷,在腦中閃出的念頭,也許和呼吸一樣輕鬆平常...
然而,這是一個很富哲學性的問題。
你不能指著某件事,說它永遠正確。
為什麼呢?
誓如說:殺人是一種罪行,這是在文明社會所不容的;
但若在戰場上,你不殺敵等於對己殘忍。
價值投資認為
價值,以長期來看,會反映在股價上,
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by John Maynard Keynes
所以,決定"正確"與否,是取決於作決定的環境和角色而定...
也許有人會反駁,有一些東西是必然正確的,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水到零度會結冰...等等
然而, 作出這些描述的人,可能忘記了這些描述內容是在地球構成的,所以當環境變了,描述也就不符了
若指明是某樣物品的某樣特性呢?
那就牽涉到語義學的問題了,在此不作詳述...
有人也許會反駁,若從超越人類的角度,有些東西應該是永遠對的啊!
是的,在超越人類的角度,也即是神的角度,當然祂所知的,也就是真理
真理當然是正確的...
這涉及到宗教的角度,
是的,神是全知全能,當然他的決定必然是全然正確的
然而,尋求"正確"的,是人,因為神是沒有這個煩惱的
但這也帶出新的問題:
如何證明一個人已經明白真理,並能加以運用呢?
相信在回顧各宗派繁衍茂盛,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也可見一斑
從另一個角度,這是探討確定性的問題...
若完全正確,那它的確定性是100%,
若不十分肯定,它的確定性可能是75%,也可能是60%
記得初中學化學時,方程式用的符號是"→"代表如C+2O→CO2
但後來高中卻用了雙箭嘴,因為化學作用不是必然的...
也許,就是這種非必然性,有時確令喜好安定,必然性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
有些人也許好不容易找到一些有用的原則而死抱不放,沒有注意到當中更深層次的思考,
於是不知不覺的,成了一般人眼中的"教條主義",又或者是聖誕故事中的法利賽人
也有些人迷失於這種不確定性當中,是非不分,成了人云亦云的"羊生羊太"
好了,既然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反正任何事在不同的背景下都可以是不正確的,
那麼是不是不用作任何決定,不作任何判斷呢?
我想,科學方法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由於世界的變數太多,科學要決定一些新的假定是不是正確,首先要設定環境變數,
"假定"它們不變的情況下,才可以有進一步的推論。
而當這些"假定"也能系統地改變時,科學革命就產生了:
這就如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轉向氣勢磅礡的牛頓,
又如世界靜止的牛頓轉向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所以,科學未必是真理,但卻是接近真理的一種方法...
我想,人們就像瞎子,世界就像一頭怪象,且會活動而變身的,
若人在接觸的第一刻就確定自己無誤,往往是危險的,因為下一刻牠也許已經不同了...
中國古哲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論語)
而"擇善固執"(禮記.中庸)
也許這是在充滿不確定性中最貼實可行的方法吧~
在充滿不確定性中,令我不得不佩服的,
是中國老子在幾千年前已體認到記錄的限制和世界的變幻: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下流社會
你是「下流社會」的一份子嗎?
首先,先來測試你的下流程度。接下來的12個問題當中,如果有一半回答為「是」的話,那你就是屬於「下流」階層。
1. 時常整天待在家上網、打電動玩具
2. 只想輕鬆的過每一天
3. 能每天過著像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
4. 隨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5. 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喜歡悶在家裡
6. 喜歡一個人獨處
7. 覺得自己個性樸實、不起眼
8. 認為流行就是展現自我風格
9. 有時覺得,吃東西是一件麻煩的事
10. 常常吃零食和速食
11. 年收入尚未達到實際年齡的10倍(以1萬日圓為計算單位)
12. 未婚(男性33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
現時越來越多人關注到貧富懸殊的問題,
然而這情況不只會造成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
還更有可能形成"下流社會"-三浦展
下流社會不是指那些卑鄙的,不道德的群眾增多的現象,
也不是指那些從前三餐難繼的貧苦大眾的再現,
而是指社會中中產的消失,
這大夥的群眾有極少數厲害的攀上了"上流"(即使不工作也很富裕的有錢人),然而大部份悄然回落到"下流"(無論如何工作也無法成為有錢人的貧窮人)的階層
他們不是沒有金錢,他們也可以有名牌,也可以有ipod,可以有dvd-writer,甚至花枝招展,
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消失了,或者說從未正式燃起過...
上一代的日本人是在經濟的榮景中生存,他們沒有退路,唯有奮進,而且在榮景中一切是美好的,只要你爭取...
然而新一代人處於經濟開始放緩的景況,早年的榮景令他們覺得努力工作所得反不如早年的豪美,對工作的熱情銳減...
新新代年輕人從沒經過貧富懸殊,物質不致缺乏,不怎努力也可胡混而過,
而且散居巿中心外,接觸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年青人,是沈迷網絡接觸的也是同一族群,
從小習慣的情況下,他們可以無拘無束,不為什麼而活...
可以整天沈迷電玩,潮流...
讓他們留在"truman show" 的世界,因素除了所得和資產的影響,學歷、職業也是重要關鍵。而且,除了自己的條件之外,父母的所得、資產、學歷、職業等因素,階層意識和個人的性格、價值觀、興趣、幸福感、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調刺的是,充滿模板性質的他們卻是社會中最渴望個性的一群,然而正因為他們要展現個性卻沒能力自我爭取而常與上司不合而遭挫敗...
他們由下流爭取往中流意欲非常的低,更惶論上流...
當一個社會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思潮,即使最下流的人也能從中撘一便車
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下流的思潮,只有積極向上的人才可提升,其他人只有一同下沈...
這不獨日本,而是在世界不同地方也在發生...
梅泰特
怎樣不用空調,而令非洲的摩天大廈能長年保持恒溫呢?
梅泰特:類似latticework
同樣是由多學科互相碰撞而取得marvellous 的效果,
對我來說,有所不同的,是它較著重最本始的定義,如:
瑪麗在辦公室工作,她自中學開始已對南極冰層溶化,地球暖化十分關注,她政治活動十分活躍。
那:
A:瑪麗是辦公室的員工
B:瑪麗是辦公室的員工,她對環保工作積極參與
那你會選那個呢?
很多人會選B,但實際上,正確答案是A
很多人會因某些事情之間的關聯,形成了個人的印象,以致於形成許多的盲點...
而"梅泰特"正是為消除這些盲點而提出的概念:
它的方法比較特別,就是去學不同文化的東西,和三教九流交往,學習不同的知識...
因為人永遠愛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突破這個盲點,也許你會尋找到答案...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
其實大自然本身也存在著很多的條件反射,
例如雌火雞是個很稱職的媽媽,她會好好的疏理小火雞的羽毛,喂哺他們,有危險時,她會把小火雞都納入懷中,防止敵人的進侵..
但這一切一切,都只有在小火雞發出"吱吱"的叫聲才會發生,否則小火雞會遭遺棄...
有科學人員為此作了個研究,把火雞的天敵:黃鼠狼的標本-內藏磁帶機-用繩拖往火雞處,
火雞媽媽想當然的對標本作出無情的攻擊,但當磁帶機開動了,發出"吱吱"的聲音時,
奇妙的事發生了,火雞媽媽竟把標本和其他小火雞一樣藏在懷中,磁帶一停,攻擊立即發生。
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在為這樣愚弄火雞覺得可笑的同時,其實我們也在受它的影響...
低等生物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能力去思考,只有對一些標誌性的事物作出反應,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小火雞只有在健康正常的情況下才能發出"吱吱"的叫聲一樣,這為火雞留下優秀的後代立了基礎...
其實人們也往往受這些條件影響,如你可能對一個身穿醫生袍的人心存敬畏(權威),對一個無故讓座給你的乘客心存好感(互惠),
你對公開的承諾往往堅持到最後(一致性),對一個和你喜好相同的人有親切的感覺(喜好),對非常缺貨而在有人和你競爭下你會非常希望獲得該貨(短缺)
還有,在身邊每人也有一部ipod時,你也希望擁有(社會認同),
最後一點十分重要,因這直接和你的安全有影響,情況是若你遇到危急的事情,在人群中發生時,
別指望身邊隨便一個人會幫你,因為在"社會認同"的影響下,是沒一個人會伸出援手的,只有在你指明:"那個白衫的小伙子,幫忙報警",才有效用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理解所有的知識,所以對單一事物能作出最快的決定是十分重要的,
而這正正是容易被人利用的盲點!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Robert B.Cialdin"
中譯:影響力
對人類的"條件反射"
作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以活生生的例子解釋深刻的意義
是最近發現令人深思的好書
William J.O'Neil的十大成功人士法則
2.對於他們要追尋的目標,他們會果斷做出決定,然後制定具體計劃達到他們的目標
3.沒有行動就不會實現目標
4.成功人士從不會停止學習
5.成功是靠持之以恒和艱苦奮鬥取得的
6.成功人士會分析細節和求証事實
7.善於管理時間和金錢是成功人士另一個特點,成功人士會節約金錢和集中時間。
8.成功經常意味著特立獨行和創新。
9.成功人士和別人打交道和交流都很有效率
10.長期的成功來源於正直。
富蘭克林的13個習慣
內容平實,像是一封封對孩子的書信,卻道出這偉人軟弱中堅強,氣餒中成功的過程...
令人可喜的,是他把自己成功的經驗不保留的,大大方方的寫下,真不愧其為美國的聖人,發明家,政治家,商人,投資者,議員...
這是他的一些經驗,願與大家分享:
節制-食不過飽,飲不過量
靜默-不說於人於己無益的話,不和人談無聊笑廢話
條理-東西有一定的位置,做事有一定的時機
決斷-決定應做的事,決定了一定要做
儉樸-不是於人於己有益的事,不花錢,不浪費
勤勞-愛惜光陰,不做不必要的行動
誠摯-不作與人有害的欺騙行為;思想純潔公正,談話出誠意
正直-不做與人有害的事,或規避自己責任內應做的好事
中庸-不走極端,對人少懷恨在心
整潔- 起居生活,身體服飾,務求整齊清潔
寧靜-不為小事,不為尋常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弄至心緒不寧
貞潔-除非為了子嗣或健康,注意節欲,免致精神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