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星期五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一個很出名的實驗是這樣的:給一犬隻食物時搖鈴,久而久之,即使不給食物,犬隻也自我分泌唾液,
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

其實大自然本身也存在著很多的條件反射,
例如雌火雞是個很稱職的媽媽,她會好好的疏理小火雞的羽毛,喂哺他們,有危險時,她會把小火雞都納入懷中,防止敵人的進侵..
但這一切一切,都只有在小火雞發出"吱吱"的叫聲才會發生,否則小火雞會遭遺棄...
有科學人員為此作了個研究,把火雞的天敵:黃鼠狼的標本-內藏磁帶機-用繩拖往火雞處,
火雞媽媽想當然的對標本作出無情的攻擊,但當磁帶機開動了,發出"吱吱"的聲音時,
奇妙的事發生了,火雞媽媽竟把標本和其他小火雞一樣藏在懷中,磁帶一停,攻擊立即發生。
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在為這樣愚弄火雞覺得可笑的同時,其實我們也在受它的影響...
低等生物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能力去思考,只有對一些標誌性的事物作出反應,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小火雞只有在健康正常的情況下才能發出"吱吱"的叫聲一樣,這為火雞留下優秀的後代立了基礎...

其實人們也往往受這些條件影響,如你可能對一個身穿醫生袍的人心存敬畏(權威),對一個無故讓座給你的乘客心存好感(互惠),
你對公開的承諾往往堅持到最後(一致性),對一個和你喜好相同的人有親切的感覺(喜好),對非常缺貨而在有人和你競爭下你會非常希望獲得該貨(短缺)
還有,在身邊每人也有一部ipod時,你也希望擁有(社會認同),
最後一點十分重要,因這直接和你的安全有影響,情況是若你遇到危急的事情,在人群中發生時,
別指望身邊隨便一個人會幫你,因為在"社會認同"的影響下,是沒一個人會伸出援手的,只有在你指明:"那個白衫的小伙子,幫忙報警",才有效用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理解所有的知識,所以對單一事物能作出最快的決定是十分重要的,
而這正正是容易被人利用的盲點!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Robert B.Cialdin"
中譯:影響力
對人類的"條件反射"
作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以活生生的例子解釋深刻的意義

是最近發現令人深思的好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