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7日星期五

下流社會

你是「下流社會」的一份子嗎?
首先,先來測試你的下流程度。接下來的12個問題當中,如果有一半回答為「是」的話,那你就是屬於「下流」階層。

1. 時常整天待在家上網、打電動玩具
2. 只想輕鬆的過每一天
3. 能每天過著像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
4. 隨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5. 凡事嫌麻煩,個性散漫,喜歡悶在家裡
6. 喜歡一個人獨處
7. 覺得自己個性樸實、不起眼
8. 認為流行就是展現自我風格
9. 有時覺得,吃東西是一件麻煩的事
10. 常常吃零食和速食
11. 年收入尚未達到實際年齡的10倍(以1萬日圓為計算單位)
12. 未婚(男性33歲以上、女性30歲以上)

現時越來越多人關注到貧富懸殊的問題,
然而這情況不只會造成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
還更有可能形成"下流社會"-三浦展


下流社會不是指那些卑鄙的,不道德的群眾增多的現象,
也不是指那些從前三餐難繼的貧苦大眾的再現,
而是指社會中中產的消失,
這大夥的群眾有極少數厲害的攀上了"上流"(即使不工作也很富裕的有錢人),然而大部份悄然回落到"下流"(無論如何工作也無法成為有錢人的貧窮人)的階層
他們不是沒有金錢,他們也可以有名牌,也可以有ipod,可以有dvd-writer,甚至花枝招展,
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消失了,或者說從未正式燃起過...

上一代的日本人是在經濟的榮景中生存,他們沒有退路,唯有奮進,而且在榮景中一切是美好的,只要你爭取...
然而新一代人處於經濟開始放緩的景況,早年的榮景令他們覺得努力工作所得反不如早年的豪美,對工作的熱情銳減...
新新代年輕人從沒經過貧富懸殊,物質不致缺乏,不怎努力也可胡混而過,
而且散居巿中心外,接觸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年青人,是沈迷網絡接觸的也是同一族群,
從小習慣的情況下,他們可以無拘無束,不為什麼而活...
可以整天沈迷電玩,潮流...
讓他們留在"truman show" 的世界,因素除了所得和資產的影響,學歷、職業也是重要關鍵。而且,除了自己的條件之外,父母的所得、資產、學歷、職業等因素,階層意識和個人的性格、價值觀、興趣、幸福感、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調刺的是,充滿模板性質的他們卻是社會中最渴望個性的一群,然而正因為他們要展現個性卻沒能力自我爭取而常與上司不合而遭挫敗...

他們由下流爭取往中流意欲非常的低,更惶論上流...

當一個社會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思潮,即使最下流的人也能從中撘一便車
當一個社會充滿了下流的思潮,只有積極向上的人才可提升,其他人只有一同下沈...
這不獨日本,而是在世界不同地方也在發生...

沒有留言: